1012.悠悠岁月(29)三合一_敛财人生[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2.悠悠岁月(29)三合一

第(3/3)页

也不会蹭伤。

        俩孩子踏实的在炕上玩了。

        小老太又特别有耐心的给孩子做沙包,还追着流苏,里面装上小米,叫她们扔着玩。

        这么大的女孩子玩具就那么几个,四爷又从果园把修剪下来的粗一些的桃树枝找回来一些,用哪个给孩子雕刻生肖玩具呢。

        清宁能呆在她爸身边,爷俩有一句没一句的说上一整天。

        林雨桐的肚子微微有些鼓起来了,现在有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却也还不算严格。第一胎生了女儿的,允许生第二胎。但是生了第二胎得缴纳三百到五百的罚款。然后农村的户口的话,不给再分地了。对于双方都有公职的,也是一样的政策。罚款三百到五百,三年内两人都不得升职。

        这是无所谓的事情了。反正明年要去读研究生的,肯定是三年内无法升职的。

        总体来说,还算是宽松的。

        因着这个二胎得付出这样的代价,所以怀到五六月去医院看看,如果不是儿子的话,果断流产,再怀再看。

        就像是忍冬,如今的肚子又鼓起来了。

        昨儿还问林雨桐,要不要一起去医院看看,林雨桐说不用:“不管是男是女,都要的。”

        就这俩娃了,给清宁生个作伴的。男孩女孩无所谓。

        两人的单位也都知道这事,谁都会算利弊,一算就明白这两口子为什么掐着这个时间点生孩子了。

        小老太看林雨桐好像有点嗜辣,就忧心再是个闺女,她觉得:“清宁嫁出去,没有个兄弟撑腰,也可怜……”………………

        呵呵!找兄弟撑腰呢?弟弟拖累姐姐的多了去了。

        冬天窝在家里逗逗孩子,陪陪老婆,看看书,日子过的正好,谁知道突兀的又忙起来了。公社又找四爷,这回不是本职工作,而是特殊使命。

        什么使命呢?

        都知道四爷英语都过了关了,所以都认为他的英语很好,叫四爷接待侨胞去。

        接待侨胞要英语好的做什么?不会中国话啊。

        好吧!领导这么安排,就得这么去。

        这次要直接去省城接人,因为对方身份的不一样,四爷的穿戴自然不能马虎,再叫人小瞧了去。

        崭新的中山装,穿的笔挺。黑色的皮鞋,里面是貂毛的,绝对暖和。

        外面配一件纯羊绒的呢子大衣,长款的十分衬托身形。

        另外,叫四爷去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公社的车太破了,叫四爷想办法找大舅子要一辆体面的车来撑面子。

        这事属于不着林玉健真不行的事。

        林玉健如今在新成立的旅游局,接待的都是外国人。旅游局的车辆本来就是门面,一水的好车。

        四爷提前打了招呼,林玉健满嘴的答应了:“……这都是小事。不过你要接的人如今就在华侨宾馆住,这几天去旅游也是我们接待的。听说以前是国民d那边的师长级人物,老家就在太平镇,听说家里还有子孙后代呢。”

        还有后辈?

        这倒是公社不知道的信息。

        这是谁家的呢?

        四爷走之前指了指小老太住的屋子,小声问林雨桐:“听说过老太太的男人姓什么吗?”

        啊?

        林雨桐茫然的摇头:“只知道姓齐。”

        齐家大老婆那边的儿女应该是知道姓名的,但身份不是敏感吗?从来都不敢提。

        这上哪知道去。

        她追问一句:“怎么了?”才想起什么似的低声问,“不会吧?你怀疑那老头找回来了?”

        保不齐。

        四爷当天去,当天就回来了。车上坐着那年过九十的老头,还有两个不知道是助理还是保镖的人。还有些外事部门的人在其他车上,另外因为华侨本身的年纪大,保监部门还安排了医生,一路跟着呢。

        九十岁的人了,说话都带着助听器,手颤颤巍巍的,握着拐杖的手干枯消瘦的不成样子。

        车进入太平镇,驶入四车道的柏油路,远远看见一座新修的路标,上面写着‘太平古镇欢迎您’,老人这才轻轻的咦了一声,“……不认识了……”似是呢喃一般。

        四爷跟他说:“老城墙已经拆了,您要找故人,只怕还得告诉我们姓名才行。”

        “我家好找。”老人的眼睛亮了:“太平镇上金家的旁边就是了……找到金家,就找到我家了……当年大名鼎鼎的金广源,不会这么快就被人忘了吧。”

        大名鼎鼎的金广源,正是那位金老祖。

        呵呵……

        四爷说:“那还真是巧了,金广源是我的曾祖父。”

        “嗯?”老人探着头想看四爷的正脸,四爷回头微微笑了笑。

        老人哈哈就笑:“我就说吧,回来怎么会找不见家呢。”他高兴的拍了大腿,“你曾祖父可是个能人……”

        很是怀念的样子。

        然后才又收了笑意,声音也深沉起来了,“齐家人可还都好?”

        也算是好吧。

        老人家的大老婆带回来的两儿一女,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已经没了。还剩下最小的儿子勉强的活着。孙辈们的孩子也都成年了。跟大家的日子一样,没比谁好也没比谁坏,凑活的过着呢。

        四爷细细的给说了一遍,车就慢慢的拐到饲料厂的前面了。

        正往前开着呢,前面就是公社迎接华侨的队伍。却听老人喊了一声:“停!停下来!”

        四爷踩了刹车,顺着老人的视线看过去。就看见小老太从路边的市场里出来,一手牵着清宁,一手端着碗,碗里放着一块豆腐。不从大路过,而是进了小饭馆。从饭馆的后门出去,就是自家的大门了。近便的很!

        饭馆门口停了一辆特别扎眼的车,就都朝这边看过来。

        四爷将车窗摇下来,清宁的眼睛就亮了,松快小老太的手,朝这边跑来,“爸爸,你回来了!”

        后面的车窗也摇了下来,四爷听见老人喊了一声:“舒雅……”

        小老太一瞬不瞬的盯着清宁呢,自然就关注那俩车,想看看这华侨到底是何方神圣。结果这一瞧,小老太的眼睛就眯起来了,只一瞬间,就又挪开视线,跟不认识似的,招手叫清宁,“快回来!你爸忙着呢。”

        四爷把在省城给清宁卖的绿皮会跳的铁壳子青蛙递出去,“回去吧,爸把人送到就回家。”

        清宁接过来给了她爸一个飞吻,然后蹦跶着走了,扬着手里的青蛙给小老太看。一老一小就这么从几人的眼前消失了。

        老人对着四爷嘴角动了动,有很多话想问吧。

        四爷没有要解释的意思,只做看不见,一踩油门,车动了。

        把人送到公社手里,四爷就算是交差了。

        其他的事不掺和,直接回家了。

        家里的热汤热饭等着呢。林雨桐一个劲的给四爷使眼色,“是不是啊?”

        小老太把碗往林雨桐面前一推:“哪那么多话?吃饭!”

        不想叫说的样子。

        鱼头豆腐汤炖的入味极了,林雨桐用汤泡着米饭吃了两碗。

        碗还没放下呢,门外就有了响动声。车声人声各种嘈杂声就传了过来,然后大门被敲响了。

        四爷起身擦了嘴,出去开门。等人再次进来的时候,后面跟着被两个人搀扶着的老人。

        老人看着小老太,沉默了良久才道:“……你还好吧。”

        小老太慢条斯理的吃饭:“不比跟着你的时候差。”

        饭桌还没收拾,尽管菜和汤都是被吃过的,但桌上并不狼藉。显然,侍奉她的孩子教养都很好。红烧的鱼块,水煮的肉片,一盘子蒜苗炒腊肉,一盘子韭黄炒鸡蛋,还有一盆鱼头豆腐汤和一盆白莹莹的米饭。

        没错,跟着他的日子,也不过就是这样了。

        她身上的衣裳看似不考究,但却都整整齐齐,看料子,也都是没下两水的衣裳。家常这么穿,肯定是年年季季的都做新衣裳。头上梳的整整齐齐的,用的簪子是银的,但却是老手艺了,算是古董吧。那时候都时兴新东西,不会给她添置这样的东西。这肯定是后辈孝敬的。再看端着碗拿着筷子的手,没有镯子戒指,却带着新式的手表。

        再看这屋子,一水的松木家具,古香古色。穿着大衣会觉得热,而屋里的人都一身夹袄,想来这里没暖气但效果也差不多吧。

        小老太脸上带着笑:“走都走了,还回来干啥了?既然回来了,那就是回家了。干啥整的华侨华侨的,啥华侨啊?你不就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都成老头子了才跑出去的老浪子……装什么大尾巴狼呢。”

        林雨桐目瞪口呆:小老太可从来都没有这么尖利过!

        ———————————————————————————————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