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悠悠岁月(30)三合一_敛财人生[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3.悠悠岁月(30)三合一

第(3/3)页



        就是在家里生,那经验丰富的也不会说弄出这样的纰漏出来。

        可这清丰是在什么情况下生的?

        非闹的去县医院,然后给生在路上了,就在老三开的这辆拖拉机上。

        李芬芳那接生的水平,远不如给人做流产的水平高明。

        再加上当时在车上,露天的,那情况之下,把孩子接生出来就不错了,还能奢求啥。

        这不是,后续问题来了吧。

        医生说了,“问题说严重也不严重,孩子听力不是先天就有问题,也不是智力因素导致的语言迟缓,但毕竟影响孩子说话。这么地,为了孩子好,住院吧!先住院……”

        孩子都三岁了,本来胎脂就厚,后来加上分泌物,就形成了耳钉,这玩意堵塞在耳朵里,这么小的孩子,特别不好处理。

        医生的考虑肯定是有道理的。

        但对于现在的经济条件来说,最害怕的就是住院两个字。

        这才是烧钱呢。

        二十块钱够干啥的?耗不了几天就干净了。

        金大婶就问大儿子:“你们带了多少?”

        金满城掏出一块六来。

        金大婶气结,你没带也没问我带了多少,这是撒手不管啊。

        一共二十多块钱,根本就不够交住院费的。

        “要不,找凤兰借点?”李仙儿低声说了一句。

        好大的脸!

        人家跟着忙进忙出的,给省了时间省了钱不算搭上人情不算,还得搭上钱?

        在金大婶要飙的时候,何小婉拿了三十块钱递过去,“我也不逛了,先给孩子看吧。先住院,我们老三先回去,弄钱去。下半晌就给送来。”

        老三把身上的八块多钱也摸出来,“先交吧。我马上回去找二哥和老四拿。”

        李仙儿见两口子扔下钱就跑了,赶紧喊道:“从桐要一下他们那套房子的钥匙……”

        美得你!

        你咋不上天呢?

        何小婉气的不轻,回来就跟林雨桐说:“别给!毛病!陪孩子住院,孩子难受跟啥一样,他们两口子守着,相互能搭把手对吧。还想住到你家属院那边……她倒是想着舒服呢。指望谁给她守在医院带孩子呢?”

        林雨桐当然不会把钥匙给她,凭啥啊?

        自家住的地方,叫外人住了膈应不膈应?那边冬天有暖气,那两口子带着孩子敢在那边赖一冬。

        但孩子看病是正事,还是给了五十块钱,英子又再给了五十,凑了一百块钱,先用着吧。

        老三送钱回来顺便就把金大婶捎回来了,大儿媳妇不高兴,不高兴就不高兴去。

        孩子归自己个的爹妈管。那是他们的责任,不能陪绑一大家子。

        除了老五,家家都出了钱了,也够意思了。

        孩子这一住院,这眼看一百多就扔进去了。不管老大怎么说,这钱是她欠兄弟的,该还还得还。兄弟们不催,是他们仁义,但这事你不能当理所当然。

        她跟金老头说了,“等孩子好了,这事要跟老大说的,还不起归还不起,但欠条必须写。哪怕是十年二十年不还呢,但这不能含混过去。要不然该当成成例了。有事就叫老二他们拿大头,一次两次行,三次四次其他儿媳妇也要不高兴的。他们也得回去能跟媳妇交代。这救急不救穷的,谁能管谁一辈子。要不然你看着,将来他再遇到难处的时候,谁管他?”

        金老头闷闷的哼了一声,“我这人窝囊了一辈子,可我好歹想着干点啥,别闲着。老大随了我窝囊,但这懒,到底是随了谁了?”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本来这事就叫金大婶不爽气了,谁知道还有一件事,叫金大婶更加不爽气。

        啥事?

        国家废止布票了。

        其实这两年,布已经远远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这边种棉花,有了棉花就能自己防线自己织布。金大婶就有一架织布机,只是这两年带孩子,不怎么防线织布了。不过也没关系,有那织布的。只要用家里的棉花还,就能换来自家织出来的粗布。回来自己染色,也一样的用。

        甚至把这粗布拿到城里,还能跟城里人换来布票呢。

        金大婶的娘家妹子弟妹都多,有人帮着织布,连找人换这个茬都没有。当年她补贴了娘家,如今这些弟弟也不算是全没良心,知道这边没时间,外甥们又一个个的添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布料了。于是这家给点那家给点,年年给,她可就存了不少。

        像是凤兰这样的,帮了忙金大婶过意不去,就给送点粗布过去,“做不成衣裳被褥,扯开做抹布也是好的。”

        凤兰呢,也就笑呵呵的接了。有同事看见了,就觉得这粗布自家用也好。其实比用布票出去买划算的多。然后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兑换,金大婶只想着给俩孙女存着布票将来嫁人的时候做被褥做衣裳贪图体面的,谁知道布票这玩意说废止就废止了。

        没用了!

        可是心疼死了。

        林雨桐就笑:“这玩意您给清平存着,将来都是古董。更值钱。”

        金大婶还真就给锁好了,也失笑:“这以后再值钱,也没你们的份了。”

        “都是我的!”清平拍着小胸脯,笑的露出一嘴的米米牙。

        秋里把雨下完了一样,冬天是一场雪也不见,干冷干冷的。

        煤渣路正修着呢,路面铺开之后,很多人慢看现,这不对啊!煤渣里混着的这些锈色的东西是啥啊?

        有在电机厂工作的就笑说:“能使啥?不是煤渣就是小铁屑,再没别的了”。车床做铁零件,跟木头做零件是一样的,都少不了会有一些边角料和木屑一类的东西。

        铁的?!

        打那之后,林雨桐就觉得夜里睡的不安稳了。黑子在老二家叫的可厉害了。

        自家这边宅基地本来就挨着电机厂的,以前黑子不叫,如今叫的厉害,肯定是那边的动静大。

        这些人一晚上一晚上的不睡,拿着耙子竹筐,偷偷的把电机厂以前堆砌费料的那些地都齐齐的扒拉一遍。有那记性好的老人就说了,那电机厂是原来大炼钢铁的时候的炼钢厂,老底子下面全都是铁。

        大炼钢铁的时候,家里的锅都拿去炼铁了。后来这种小作坊式的炼钢厂,能练出什么质量的钢来。出不了多少成品,很多废品可都在下面了。

        这话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几乎是家家户户的,都急着在电机厂周围挖地三尺的扒拉呢。

        还别说,最边上,也是最靠近电机厂的刘成家,在自家院子里挖坑准备埋点萝卜的时候,真给挖出来一个大铁疙瘩。

        几十斤重,卖给收购站就是钱啊。

        刘成家没盖院墙,这会子倒是方便了,直接就把院子齐齐的往深挖了一遍。又是成百斤铁的收货。

        于是,天天的,林雨桐耳边都是叮叮咚咚的声音。

        隔壁的刘保在他家院子里挖,都快挖到自家这边的墙根底下了。

        这可不行!

        雨水一泡,肯定朝这边倒。

        说了两遍,也可能是啥也没挖到,所以停手了。

        可这比不能阻挡这些人的热情。

        从电机厂外面挖,然后朝里面掏,挖个洞直接从墙下过了,掏到电机厂里面去了。

        男人挖,女人就用筛子筛,两口子配合,好的一天能挖七八十斤。

        可电机厂,却跟什么也没看见似的。愣是没一个人出来管一管。

        林雨桐第一次觉得,像是这样的企业,早关了早好。真的!不说别的,就只这样的资源利用率,看这浪费的,他们就不心疼?

        “镇上就不管?”她问四爷。

        “电机厂还真不是公社管辖,是属于县直属单位。”四爷叹了一声,“其实做出来的东西还是不错的,那马达……”他竖起了个大拇指,“工人都是好工人,技工也是好技工,就是管理太混乱。”

        说了又摸林雨桐的肚子,“少操心,没有你我,这世道一样是越变越好。”嘴上这么说着,但还是想着,什么时候得空了去县城,跟明光说说,他是常务县Z,这事他倒是管得着。

        两人还为大事担忧呢,结果很快的,他们自己的麻烦事来了。

        怎么了?

        计划生育政策又下来了。说是有了一胎女儿,也怀了二胎的,夫妻双方必须去一个人,干什么呢?

        结扎!

        林雨桐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单位里。周寡妇说的。

        周寡妇再婚了,是饲料厂的一个工人。年纪大丧偶没孩子,两人搭伙过日子。周寡妇呢,心里也有成算,就是想找个男人照看着把她的儿子养大。所以每次怀上了,都偷偷的找李芬芳做了。死活不给生。就怕男人有了亲生的,对自己的儿子不好。

        她跟林雨桐说:“文件我接的,给您放办公桌上了。”

        林雨桐摸摸肚子,没办法啊,必须去的。生完这个,得去上环。

        结果这天下班,一进家门就看见四爷的面色不对,她一下子就愣在当场:“你……今儿干啥去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